无线条码采集器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条码软件
  仓库管理条码软件
  鞋类服装行业门店销售管理软件
  进销存管理条码软件
  条码打印软件:串口打印程序
  防伪防窜货管理系统
  条码数据采集器在生产现场应用
  条码标签打印订制系统
  服装企业记件薪金管理系统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集成方案
  电脑取票排队系统
  生产现场数据采集
  无线仓库作业管理系统
  移动无线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别无选择:图书印条码

  每年的"六一"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从1996年的6月1日起,凡出版、再版或重印的图书都必须使用条码,否则不得上市销售。图书与条码终于别无选择地一起走进流通。

图书流通对科技的呼唤

  书是商品,毫无疑问。是商品就要流通,不难理解。事实上,我们身边关于书籍流通的事可以信手拈来:教科书经过编辑、出版、印刷、装订、运输,最后在开学时送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北京出版的科普读物既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出售,也被辗转卖到昆仑山上的风雪哨所。而几十年来,书是如何流通的呢?

  一本书,不论订购、销售、库存都将牵扯到这样一连串的元素:书名、作者(或译者)、出版社名、开本、页数、定价、出版时间、第几版、平装还是精装……,据说有的流通环节要考虑的元素多达20项。一种书尚且如此,书有成千上万种,这么多的信息,都需由人工去整理、加工。如何管理才不致搞乱?

  上海、湖北等地的一些经理曾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感叹,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那时真是没办法呀!书店业务发展日新月异,图书品种浩如烟海,以往凭人工记忆或借助卡片检索的经验管理方式,很难对图书在各个业务环节中的运转情况做到及时、准确、科学的反映,使得书店库存滞胀、品种单调,严重的还造成销售萎缩,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到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阻碍书店宏观发展。所以,图书信息及其管理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人脑时代"许多想起来脑袋就发胀的事到了"电脑时代"该是柳暗花明了。发达国家出现的电子图书乃至电子购书,已经拓展了图书出版及其流通的概念。而在我国,尽管电子出版物已经让一些意识"超前"的人感到了一种新奇和诱惑,但因为有我们的国情,因为有成本低、便携、不必借助阅读工具等固有特性,纸印的图书还将伴随我们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电脑在图书流通领域做些不再让人脑发胀的事。于是,电脑走进了图书流通。

天南海北用电脑

  电脑可以管理征订,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涉及出版社、图书批销部门、书店门市等多个部门。

  黑龙江省大庆市新华书店从91年起就建设包括图书流转过程的订、进、销、存、管在内的微机网络管理系统。这家书店教材科负责全市各中小学的教材征订发行工作,工作量大而烦琐。原来需要两个专人开票,在几千张订单中查找某种教材有哪些学校征订,到上报时,需要四五个人打算盘汇总10多天,还常出错。现在,只用一台微机和一名操作员就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所有这些工作,还增加了许多查询、统计、制表功能。以前人工无法统计的数据,比如各校订主科、副科、辅助用书、作业各占多少比例,未达书和漏发书有多少等现在都很容易了解。微机管理使这个部门节省了3人,工作效率则提高了几倍。

  上海图书城网络系统除了管好进销存外,还设置了图书预警系统。当某种图书到了最低库存临界线,电脑即自动调整归纳,便于业务人员分析图书动销周期,了解销售热点,作出是否增订的决定。对销售周期长、动销缓慢的图书品种,就调整或取消预警基数。这一功能的使用使及时掌握图书流量、动销周期,以分析市场需求成为可能,避免了品种脱销或盲目进货。 湖北襄樊、吉林长春、广东广州、东莞以及北京等地一些起步早的新华书店已尝到了先进电子技术带来的甜头,有的已开始向信息共享的网络化阶段迈进。深圳市新华书店的40个销售门市,近期将全部实行电脑联网,届时,所有书店的库存、买卖均由电脑统计,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全市新华书店的书目,及时调用图书,实行统一进货、统一调、配,实现连锁经营。

  然而,好事多磨。他们不约而同遇到的困难又制约着图书流通电子化的发展。

等待就是落后

  商品条码普及率是超市自动化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同样,图书条码的推广应用也是图书流通领域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的基础。这是许多开发者碰到的第一个难点。 1993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新出技C19931070号)。该文件提出:"各发行单位要抓住出版物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机遇,结合应用计算机管理,配备相应的条码扫描设备,运用条码技术加强出版物的发行管理,有条件的销货店,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中心店,要结合应用计算机进行销售管理,逐步建成条码扫描书店"从那时起,市场上印有条码的出版物从无到有,比例逐年提高。应该说,进展还是可喜的。 经过两年多时间,目前市场上有多少图书带有条码?深圳人对国内版图书统计结果是30%;沈阳北方图书城大约是24%;上海图书城印有条码的图书品种占全部库存图书的比例大约也是30%左右,北京华威图书精品店一期工程时条码率为34%。关于这个比例,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的张振威主任解释说,1994年工月以后出版的图书90%带有条码,但由于图书的"有效期"有长有短,有的字典是10年前出版的,现在仍卖得挺好,所以统计库里全部图书时,条码率就拉低了。

  据介绍,自1070号文件发布后,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积极在出版物上推广应用条码技术,有不少出版单位已做到100%的新版图书使用条码。但各地的进展不平衡,有的出版社只有部分书采用条码,个别出版社至今按兵不动。还有的一号多用,给发行管理造成了混乱。

  记者了解到,上海等地一些开发应用单位意识到,大量没有条码的库存图书全部消化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他们在渴望国家主管部门出台有关政策与措施的同时,更告诫自己,等待就是落后,不能因为图书条码的普及还未到位,影响书店业务管理电脑化的进程。有的书店采用了条码与国际书号兼用,逐步过渡的方案。对没有条码的图书以国际书号中间8位数作代码,进行计算机输入与处理。并计划当图书条码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比如70%)时,将无条码图书全部用自制码粘贴,实施100%条码扫描作业。深圳市新华书店则购进了条码设备进行配套服务。

  显然,条码普及应用率关系图书流通业电子化的推进速度,而这一普及率的高低又主要决定于书的制造环节。新闻出版署于永湛副署长1995年9月在条码技术推广应用现场会上曾指出,在流通环节上采用条码技术,实际上是发行管理的一场革命,是流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他还说,条码的使用是实施国家标准,带有强制性。

  在这种背景下,1996年3月新闻出版署再度下文(新出技[1996]150号),要求各出版单位要提高对条码技术的认识,并重申了4点要求。除明确今年6月工日以后出版的图书,没有条码的不得上市销售外,其余3点为:严禁"一号多用";加强对条码印刷质量的检测,凡出版物无条码或条码印刷不合格的,应视为该出版物印刷质量不合格;各发行单位要结合计算机应用,运用条码技术加强出版物的发行管理。

  物流配送上有供应链的说法。如果图书条码普及率足够高了,图书流通现代化的其余"链节"也就活了。到那时,电子信息技术不仅使书店管理走向现代化,动态销售信息的反馈也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市场空间。当出版部门与发行部门的计算机管理网络联结在同一个经济坐标上时,我国的图书流通水平将跃上一个新高度。


 
 Copyright @ 合肥艾码仕条码设备有限公司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11022895号-1